机关党建
【微党课之第十一讲】全民抗日时,我党何以成砥柱?
时间:2021-11-1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庄河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党支部 钟媛

  今天,我讲微党课的内容是《全民抗日时,我党何以成砥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人民浴血奋战14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关于日本投降的原因,当时社会上众说纷纭,但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才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换言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和民众已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那么,全民抗日时,我党何以成砥柱?下面我们从三个关键词说起。

  第一个关键词:最早

  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了抗日救国的旗帜,所谓“最早”指的是“说的最早”和“做的最早”。

  什么是说的最早呢?

  1931年9月18日,日军自编自导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第2天中共满洲省委就召开紧急会议,通过《9.19宣言》,宣言指出,“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驱除中国”。接着中共中央和苏区政府连续通过了10多份文件,号召人民组织武装抗日。1932年4月15日,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发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正式对日宣战。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最先吹响了民族抗战的号角,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由此发端。

  那做的最早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当局仍然固守“攘外必先安内”方针,采取不抵抗政策,命令东北军全部撤入关内,中国共产党则勇敢的领导起东北的抗日斗争,组织起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联军,独撑东北抗日局面,成为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坚力量。

  第二个关键词:最坚定

  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独立最坚定的捍卫者,是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摒弃前嫌共同抗日,二是面对摩擦不改其志。

  在日本制造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毅然放下遭受血腥屠杀围追堵截的阶级仇恨,摒弃前嫌,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诚意,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反观国民党方面,虽表示了坚持抗战,但却不从民族大局出发,在抗战的过程中仍不忘限共反共,例如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抗战期间先后两次发动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等等。面对国民党方面的倒行逆施不断制造摩擦,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改其志,仍以抗日大局为重,继续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

  第三个关键词:最有效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人民战争的路线最有效;其次游击战的战术最有效;第三持久战的战略最有效。

  首先,人民战争的路线最有效。1935年12月25日瓦窑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决议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在不但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的基本力量,而且要团结一切可能的反日同盟者,是在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而国民党当局坚持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

  其次,游击战的战术最有效。抗战初期,党内外有许多人轻视游击战,把希望寄托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而历史却向我们证明:到了抗战后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而共产党的敌后游击战争却得到了广泛开展和不断扩大。在全面抗战的8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作战共12.5万余次,歼敌171.4万人,收复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约1亿人。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是战略上以弱胜强,充分发挥人民战争威力的最有效的作战形式。

  第三,持久战的战略最有效。面对当时“速胜论”和“亡国论”两种错误观点,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提出“持久战”的战略,这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成为了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要回答谁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不是看谁持衡拥璇,而是看谁一马当先;不是看谁兵多将广,而是看谁锲而不舍。中国共产党是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率先推动中国全面抗战,坚持独立自主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抗日战场,卓有成效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引领中国抗战走向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进步的潮流、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 

  希望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知党史、明党心,以史为鉴、以党为荣,以一颗青春向党、护党之心拥抱新时代、建功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