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
助力滨海生态环境保护 打造“海洋检察”大连品牌
时间:2024-01-0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强化国家海洋自然生态与资源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检察公益诉讼工作在维护国防军事利益、国家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权益等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服务保障我市海洋强市建设快步推进,2023年,大连市检察机关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定位,全面开展涉海专项监督工作,充分发挥一体化办案机制,着力打造“海洋检察”品牌,以“检察蓝”服务保障“海洋蓝”持续健康发展。

主动融入服务发展大局

2023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非法违规占用海域、滩涂、岸线问题清理整顿工作部署要求,市检察院立即成立领导小组和办案组,通过定期召开推进会、实行周报告制度等,不断促进加快专项行动步伐,提升两级检察院相关公益诉讼案件的办案质效。


整顿前与整顿后

积极走访问需,主动与市海洋发展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行政部门对接,结合检察机关办案中遇到的难点和堵点,深入摸排线索。创新探索推进海洋环境资源保护办法,以应用数字检察赋能,探索建立涉海非诉执行“裁执分离”法律监督模型,运用“检察+网格”工作机制,进一步有效拓展涉海公益诉讼问题线索收集。全年,两级检察院共摸排非法捕捞、非法用海、海洋环境陆源污染等案件线索36件,立案33件,发出检察建议17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9件。



协同共治维护国防利益


位于辽东半岛的海军某基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因该基地出港航道及海上训练区长期被定置网具和养殖浮筏侵占,严重影响航行和军事行动安全,2023年,辽宁省检察院将线索移送大连市检察院。

立案后,市检察院牵头成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经磋商、实地勘查、部队协助测绘等方式,依法查明某海域长期违法养殖侵占情况。针对该案时间跨度长、海上军事浮标大量丢失、侵权事实不清等复杂因素,军地检察机关会同当地政府、海洋发展部门、驻军等相关单位,综合运用诉前磋商、圆桌会议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依法全面履职,进一步确定公益受损范围。

为全力保障航道安全及渔民切身利益,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大连市区两级检察院携手海警、街道等深入辖区街道开展释法说理,逐户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引导督促当地养殖户、渔民整改。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军地检察机关三级联动、密切协作,同年7月,经基地驻军与海洋发展部门联合验收,侵占海上重要航道的定置网具、养殖物及附属设施全部清理完毕。至此,涉军海域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切实维护了国防安全和军事利益。

探索涉案海洋野生动物保护

海洋野生动物保护是沿海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一环。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唯一可在中国海域自然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斑海豹不仅渤海和黄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更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和社会价值。

2023年,市检察院以办理最高人民检察院移交的涉案斑海豹保护溯源治理公益诉讼案件线索为契机,深挖监管难点,充分发挥四级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优势,首次尝试跨区域协作,在各地区多部门的协同下,推动全国10省14市涉案斑海豹移交救护工作有序进行。

为保障涉案海豹及时得到救护,案件办理中,市检察院创新建立“诉救协同”联动办案模式,成立公检法三机关联合处置小组,赴山东等地现场与相关行政部门对接,推动移交救护工作顺利开展。此外,就涉案斑海豹及其他野生动物行刑衔接、移交救助、后续跟踪等问题,市检察院与市公安、市法院及野生动物保护行政主管机关联合会签《关于加强司法活动中活体野生动物诉救协同联动意见》;为打破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层级和区域壁垒,市检察院还与营口、锦州、盘锦、葫芦岛等涉案野生动物生存繁衍地区检察机关的沟通协作,形成保护合力,联合会签了《关于建立辽东湾野生动物保护检察公益协作机制的意见》等。


斑海豹放生


2023年,12月12日,国家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辽宁省政府将涉案的最后一批涉案斑海豹在大连进行放归。该案的成功办理不仅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也为从国家层面加强对涉案活体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司法涉案活体野生动物移交救护协作机制提供了司法经验和“大连海洋检察”的实践样本。


大连日报刊发了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