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大连市检察机关“检察新青年•微党课”【第九讲】
时间:2021-07-2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危急存亡际,我们为何要唱歌?

  

  主讲人简介:

  大连市普兰店区人民检察院综合业务部党支部,刘子梁。

  简介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一场大中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在那个寒风凛冽的冬日,青年学生们涌向街头英勇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表达抗日救国的诉求,这就是载入史册的“一二•九”运动。今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每逢“一二•九”运动纪念日之际,通常会组织歌唱比赛等活动,引导青年引吭高歌。为何每逢“一二•九”运动,我们就要唱响歌曲?当年的“一二•九”运动,又都唱响了哪些爱国歌曲?

  “同志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本节微党课,让我们一起在“危急存亡际,我们为何要唱歌?”的学习中,唱响爱国歌曲,传承“红色的基因”。

  歌我所需

  20世纪30年代,音乐创作和抗日歌咏迅速发展。首先是由于左翼电影、戏剧发展的迫切需要。当时,电影、戏剧是主流的文化生活方式,由田汉、聂耳、任光、张曙等青年音乐家所组成的“左翼剧联音乐小组”的最初活动,就是专门为《渔光曲》《桃李劫》《风云儿女》《大路》《回春之曲》等进步电影和剧目配乐配歌。更重要的原因是,民众急需一种大众化、通俗化的表现形式来抒发心中愤懑压抑的情绪。一二•九运动前夕,华北的兴亡危在旦夕,一些进步的音乐家们,便专门创作出了一批反映人民苦难生活、号召大家抗日救亡的歌曲。不仅如此,他们还组织了“业余歌咏团”,冒着白色恐怖的危险,到群众中宣传、组织歌咏。他们把音乐演绎成了一种呐喊的武器,意在指出中华民族的危机,唤醒群众的民族意识,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形成反抗侵略者的强大力量。人们不是为唱歌而唱歌,而是为了反抗侵略而唱歌、为救亡图存而唱歌、为民族解放而唱歌,要唱得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要唱得日本侵略者害怕起来。

  唱响号角

  那么当时有哪些歌曲被传唱呢?抗战时期被人民广泛传唱的不仅有《毕业歌》《开路先锋》《义勇军进行曲》《救亡进行曲》等知名电影插曲,还有吕骥、任光、冼星海等人专门创作的抗战歌曲,例如《中华不会亡》《打回老家去》《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等等,这些歌曲语言通俗、口吻亲切,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深刻地反映出劳苦大众深陷水深火热的呻吟悲哀,反映出他们内心的愤怒和强烈的反抗要求,简明的歌词搭配上高亢激昂的旋律、明快有力的节奏,使得“唱者顺口、听者顺耳”。众多抗战歌曲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创作于1935年的《义勇军进行曲》。当时,田汉已被捕入狱,他将歌词写在香烟铂纸上,托人偷带出狱交到聂耳手中,由他创作了明亮雄伟的旋律。在抗日战争期间,这首歌更是成为中国人民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号角和旗帜,充满了锐不可当的磅礴气势。

  高歌前行

  一二•九运动前后,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高举着爱国主义的旗帜,通过唱歌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团结和动员工农群众,将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推向了高潮。今天,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每逢一二•九运动之际,依然会选择引吭高歌,这是因为在一二•九唱爱国歌曲,已经成为我们精神生活中的一种庄严仪式。何谓仪式?仪式是体现特定内容和特定内涵的形式,但举行仪式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形式,举例来说,每到烈士纪念日,《烈士日号角》《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献花曲》等曲目,便会在纪念活动中响起,因为庄严肃穆的爱国歌曲,能够从记忆层面深化我们对历史苦难的认知,对革命斗争的回忆,能够从精神层面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正因为如此,在今天,我们党才要通过设立纪念日,重温入党誓词,给党员过政治生日等仪式,彰显党和政府的坚定政治立场,强化人民的政治认同。也正是通过这些仪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以直观的形式得到了呈现、传递和晕染,进而成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身后持久的精神力量。

  不忘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危急存亡际,我们要唱歌、扬斗志、战敌人;民族复兴时,我们仍然要唱歌、承记忆、传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主动参与唱革命歌曲、参加纪念庆典活动等等这样的庄严仪式,来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辈的新业绩!